并购前先要思量什么
跨境并购对中国企业虽然未算新鲜事,但论到相关的经验问题,恐怕也没哪家企业敢自诩技术丰富。归根结底,论客观原因,目前还是大家可以赖到发展起步晚问题的头上,企业整体上经验的缺乏,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下,有的国内企业甚至在没有学好走路的情况下,就逼迫着自己玩命奔跑起来——没有经历太多国内并购就开始了跨境并购,靠摸着石头过河的代价,大多就是没少走弯路、没少吃苦头。
因而,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境并购的时候,首要的是尽早对自我并购能力作出全面评估。应该说,要跨境去兼并一个自有价值的外国企业,这个中国企业自身在国内必须是已然成功的,在国内有着一流的管理,形成了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机制,以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大家都明白,一个最理想的付托对象要门当户对,身家财产固然重要,教养素质也是不可或缺。此外,在并购之前,不光要看到国外的机遇,还要理性认清外面的风险。并购本来就并非一次性项目,跨境并购也不是逞一时之快、博一时之名,我们把跨境并购比喻作跨国婚姻,也是因为企业间的并购还有着类似一个家庭组建的责任与承担,必须勿忘初心,你我他(她)是为了缔造两者间更好的未来才走到一起。
企业在作出评估时,应该要清晰明确自身进行并购交易的规模、范围及各项影响因素。并购作为企业的战略选择,不仅需要考虑经济环境、产业周期、资本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对并购本身的影响,还要考虑自身所在行业的领先地位、财务资源、并购整合经验的积累、被并购目标的价值判断等内部因素。而那些尚未具备强大内部并购能力的中国企业,亦可以通过借以他山之石之法,总结其他企业的成败得失,全面融合最佳实践的经验,来提高其并购的成功率。
众所周知,跨境并购的目的是对外寻求符合企业需要的资产、人才及品牌等战略资源,不是为了冲着对方资产低价,学习街市大妈捡些便宜货回家,并购对象必须要符合收购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关键还是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资产。假如能够在对方身上看到广阔的市场前景,何妨抛出好价收入囊中。显然,任何并购首先该考虑的永远不唯独是价格,而应当是能不能帮助自己做大做强,能不能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这一点断不能本末倒置。
所以在并购时机的问题上,有人提出不宜等到价格探底的一刻才振臂出手,收购企业要争取最佳价格虽然也无可厚非,但对于收购企业,合理策划和执行并购才是重点所在。长远来说,增加收入和实现成本协同效应、改善运营和创新能力,那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经济低迷也许会是进行收购投标的理想时期,因为据相关研究显示,相比在经济好转之时才进行收购的企业,经济低迷时并购的企业,于交易结束后两年内能从并购中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还需知晓,在挑选跨境并购目标时,必须慎重参考被并购企业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要综合各方面优势作全方位分析。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好的区位,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其次,管理水平较高,有利于本国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差异程度相对较小,更有利于降低整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