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一支强劲的并购团队
兼并购的过程,不能看作简单的愿买愿卖就坐一起签字促成的交易,它首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终成事与否有赖专业并购团队相互配合。我们接下来就先来了解要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有哪些类别的“幕后功臣”。据了解,一个专业的并购团队,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的专业角色:包括拥有丰富产业运营及企业管理经验的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财务及税务专家、法务专家,及包括投资银行、律师、会计师、公关公司在内的中介服务团队。
当中的“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光听名字已觉其价值与地位昭然。确实,这一团队贯穿整个并购过程,是主导并购交易的并购战略执行者。他们的任务涵盖深度理解本公司与标的公司的战略关联性,需要不断优化交易前期所制定的整合规划,并形成交易完成之后完善的战略整合方案。这就要求他们对经营管理、资本市场规则拥有深刻理解和清晰的决策路线,把影响交易的突发事件及时化解,俨然便是一个并购团队里的中流砥柱。顾名思义地,财务专家负责研究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评估标的公司的真实价值。法务专家的职责则是查阅、准备、制作大量的交易文件,并出具法律意见,有了他们引导企业通过相应的安排,交易便能够顺畅进行。税务专家的任务则是根据税务管理及税务筹划,及时为交易结构提供专业的税务建议,规避因税务障碍而导致交易失败的风险。
而以买方顾问身份参与进来的投资银行,在一项交易中通常就包括了四大角色:第一,因为与企业保持通畅的沟通渠道及意见影响力,可以试图基于企业的并购战略而发动交易,并依据对资本市场的理解进而提出并购的构想;第二,寻找、分析潜在并购标的与买方的战略匹配度,评估财务及经营协同效用,形成并购后初步的整合方案,继而制定交易策略;第三,组织、协调交易各方工作,确保交易有序进行,设计交易结构(包括安排并购融资);第四,与政府及监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起草完成交易所需要的各种交易文件。
企业要在宣布交易的同时启动整合,精选整合团队的领导小组,设定整合时间表和止损点。当企业在组织并购团队筹建及启动交易后,马上便要将并购目标贯穿于整个尽职调查流程,通过尽调充实并完善整合方案。尽职调查主要是包括商业、法律、财务和技术等方面。顺带一提的是,缺乏国际化经验、对海外商业法律环境和盈利模式理解不深,组织和协调商务、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内外部资源的能力缺失,对尽职调查风险点评估和决策的能力不足,都是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境并购尽职调查时常见的拦路虎。
企业应有效管理尽职调查、谈判和审查流程,识别交易风险和进行决策,进行整合规划和执行,实现协同效应和公司成长。同时,企业应重点关注协同效应评估、整合理念的统一、并购后100天计划等,设立合理的海外管控架构(财务管控中心、战略管控中心和运用管控中心)和决策流程,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储备跨文化管理人才。还应建立灵活的沟通机制,制定管理层和员工沟通计划,通过反复深入的沟通来磨合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差异。同时,企业应建立针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管理机制,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另外,据调查,某些企业对并购标的所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本就知之甚少,碍于语言、文化和理念的差异,在当地招募的商务、财务和法务顾问的专业指导意见有时不被采信,或不能及时送达给关键决策方。另一方面,许多中企内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在后方,身处一线的尽调团队受权不足,导致内外部资源的协调沟通困难,尽调过程缓慢低效。此外,不少中企缺乏尽职调查专业经验,对尽调的流程和国际惯例不熟悉,导致无法正确识别关键风险点。
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中国企业的收购活动将会引起广泛关注,这意味着管理团队还不得不应对随之而来的外部干扰。例如,贸易保护论者的言辞会造成很多噪音。全球经济低迷使许多政府更严苛地看待跨境并购交易。收购企业的高管必须从一开始就高度专注于收购的初衷,必须有一套明确的对外沟通及公关的计划,清晰梳理和传达交易的战略背景、规模收益、协同效应和全球市场目标等。为保持交易的专注度,必须有具体的章程、指导原则和阶段性目标来制约收购规划活动及团队。长远来看,要让这些并购成为助推公司发展的强力引擎,企业需要培养和提升与跨境并购相关的战略、组织、流程和管控等一系列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