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LED产业 » 正文

纸上论道之 显示屏专场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4-10-21  浏览次数:598
核心提示:小间距是明星产品,业内力推小间距产品的厂商,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在传统的显示产品上实行替代,现在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都在高端应用场所走向商用市场。首先占领部分LCD、DLP、投影仪等部分市场,再一步一步实现大尺寸替代,接掌大屏幕市场指日可待。
 QQ截图20141021092719
邀访嘉宾:
李向东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程德诗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四化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泽波  深圳市迈锐光电有限公司 总经理
贺松林  深圳市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戴志明  深圳蓝普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雷  雨  易事达光电市场部总监

QQ截图20141021092748
1、小间距LED显示屏是目前LED显示市场的热点,相对于传统的DLP、LCD、投影仪等显示设备,您认为他们各自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室内小间距的应用,会对传统做DLP、LCD、投影仪等行业带来致命的冲击吗?目前行业内做小间距的企业都表示LED小间距将对传统产品实行替代,您认为是否能够替代? 

利亚德光电副总裁 李向东: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传统的显示设备,应用范围还比较广泛,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性价比合适。其劣势就是存在缝隙,而LED小间距显示屏可以实现无缝拼接。如果要说到对于传统产品的替代,个人认为大尺寸是可以替代的,小尺寸不行,110吋以上的可以替代,如果尺寸往下走是不能实现完全的替代的。这个问题不现实,自然也没有这个追求,因为这个方面存在着技术瓶颈在里面,就拿液晶的面板来说,在110吋往上走的时候,小间距的价格只是他的三分之一。就小间距本身的特殊性而言的话,它本来就是单个的模组拼接的,尺寸往上走,成本不会成几何成本增加,而对于液晶面板来说,它的切割成品率就要低得多,这个差距是不可能追上来的,所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市场,不存在谁替代谁,各有各的活法,还是可以并存的。
 
易事达光电市场部总监 雷雨:
     从市场现状来看,小间距LED显示屏的确对传统的LCD、DLP等有替代部分,这是不容否认的现状,小间距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许多之前应用DLP、LCD的工程现在用了小间距LED显示屏。但从技术和应用情景上,我认为,小间距显示屏对传统设备的替代只会是部分,绝不会是全部。首先,小间距LED显示屏克服了传统显示设备的面积的限制,所以对面积有要求的项目,无疑会被小间距显示屏替代,比如中石油监控中心的项目,面积超过300平米,用的就是深圳市易事达电子的小间距LED显示屏。而在显示面积上没有困难的项目,是否会被小间距LED替代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排除面积的优势,小间距显示屏还有几个优势,克服了传统显示的拼缝、色差、暗边、融合带等优势。但LED小间距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设备有哪些缺陷呢?首先从像素上讲,LED显示的像素由显示屏的物理像素决定了,无法改变;而传统显示的像素是可调节的,所有对有准确像素要求的视频源,如军事GPS等等,显然还是传统显示设备合适。从技术上讲,小间距LED一定会替代大部分传统显示设备,但不是全部。
 
迈锐光电总经理 陈泽波:
     LED显示屏的优势在于1、无缝拼接 ; 2、高清显示 ;3、高对比度3000:1 ;4、高灰度:16bit ;5、静音设计 (没有风扇);6、颜色丰富 ;7、箱体重量普遍较轻(5-5.6公斤);8、水平视角可达160度。
    劣势在于:LED显示屏的个体成本现在还是比较高,比如P1.5的小间距屏市场价普遍为每平方米10万元左右,P1.9的也要8万左右,但随着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未来小间距屏的性价比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DLP劣势:1)在于使用一定时间后,屏与屏之间会出现明显的色彩、亮度差异,俗称“打补丁”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2)可视角较小(水平120°/垂直80°),侧面观看时有明显的“列亮度递减”现象;3)前亮度偏低(200--400 cd/m²),且受环境光线影响较大。玻璃屏幕还易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光现象;4)单元一致性较差,特别不适合监控中心显示GPS地图、生产流程图等纯底色文件。而且拼缝易与表格分隔线混淆,造成对内容的误读与误判。
    LCD劣势:1)现阶段存在明显、较宽的拼缝(LCD≥5.3mm);2)用于监测指挥大型重要会议或视频会议时,人物会被接缝明显分割,严重影响显示效果与人物形象;3)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明显的暗边、黑角,屏与屏之间出现色彩与亮度差异,且无法调节恢复;4)显示交通车辆GPS、厂矿生产人员GPS信号等有复杂连接线条或地图时,拼缝会严重影响调度人员的正确判断。
    投影仪的劣势:1)长时间使用后,因投影机亮度、色彩衰减不一致造成较为明显的融合带,严重影响显示效果;2)对环境照明光线要求高,直射屏幕的环境光严重影响显示效果;3)融合带“吃掉”重叠部分的像素,整屏分辨率无法实现标准分辨率拼接(拼接后整屏分辨率并不是1920的整数倍,无法点对点显示多路1920信号);4)背投融合拼接需要提供较大的暗室空间(一般会要求纵深大于1.5M—2M)。前投融合拼接,要求屏幕前方不能有人员走动,以防遮挡投影光线。
    个人认为,未来随着室内小间距产品价格下调,技术越来越成熟的背景下,会对DLP、LCD以及投影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特别是DLP行业,因为DLP产品在市场已经推广应用了几十年,无论从技术发展层面,还是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都已经去到瓶颈的阶段,随着国企机关等众多单位对室内拼接产品的应用更加复杂、更高要求,DLP的产品需求会越来越窄。
 
深圳市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贺松林:
    DLP到了八十尺寸以上,就会有缝。但是说小间距完全替代传统的,我认为不能完全这样说,目前在中高端显示市场的话,小间距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小间距色彩表现比DLP好,DLP每个显示单元都不一样,小间距拼接出来,整屏的一致性会比DLP好。我觉得往大屏幕有很大的市场,可是做真正LED电视,但是得很少有人用,对于民用市场来说,因为价格很贵。你去京东、苏宁去买一个LED背光电视,售后有保障,安装起来方便,而且在家里看,其显示效果,跟真正的自发光LED电视没有多大差别,而且LED电视因为自发光看久了对眼镜有很大危害,LED背光电视因为是背发光的,还能对眼镜有一定的保护。但是到了商业领域的话,就要看效果了,看色彩真实度,因为要来吸引眼球,我非常看好小间距的商用市场。
 
蓝普科技产品总监 戴志明:
    从技术上来说,替代传统显示设备是一种大的趋势,具备可替代性。从起源上来说,DLP属于第二代显示光源,等离子是第三代,而到了LED,甚至是OLED就是第四代了。LED属于主动发光的光源,所以说会是一种主动代替被动的过程,虽然等离子也是主动发光光源,但是其是以气体作为光源,存在污染及有害物质,并且容易被灼伤。但是在这个替代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LED企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并不很好,利润率不是很高,再加上小间距本身的技术储备,资金流的限制,良品率等都影响了小间距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还不具备替代的条件。传统显示设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着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体,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要让这些老牌企业轻易地退出市场,也是不现实的。
 
上海三思总经理 程德诗:
     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并不是革命,而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名词”,是上市公司的一个“概念”。从市场应用来看,“小间距LED显示屏”逐步取代“DLP投影拼墙”进入监控指挥中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取代少部分“单台投影”在会议室谋得一席之地也是合理的; “LED-TV”和“LCD-TV”虽然是亲兄弟,但也得明算账,现阶段2㎡是合适的“三八线”。
 
奥拓电子副总经理 杨四化:
    首先,LED显示屏属于主动发光性质的显示设备,与传统的LCD、DLP的显示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显示尺寸不大的时候,LCD在价格和观看的舒适度方面会略好一些。但是若用于较大尺寸显示时,LED显示屏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无缝拼接、功耗小、色彩更丰富、价格相对更低等方面。小间距LED显示屏则进一步改进了显示分辨率,显示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显示设备。目前正在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渐代替DLP显示设备,向这个市场不断渗透,这个渗透过程也将需要一定时间的。至于中小尺寸的LCD,依然会在室内显示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尤其是在民用电视领域,应该还是处于市场主导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