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门槛突破
小间距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谁能最先跨越小间距LED技术门槛,并拥有大规模应用需求支撑的显示技术;谁能更精准地把握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应用需求,并推出更成熟、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小间距LED显示产品及解决方案,谁就能在小间距潮流下取得先机。
对于小间距的技术问题的探讨,行业内人士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寻的脚步,如何把显示效果做到最好,如何实现小间距成本的下降,如何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等等,目前阶段小间距LED存在的问题都是企业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如何打消目前用户对蓝光对眼睛有伤害画质有颗粒感、太亮刺眼、有辐射等疑虑。
对于这些问题,蔡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LED显示屏中的蓝光对眼睛是否有明显的伤害目前存在争议,至少洲明科技实验室的数据表明,小间距LED显示屏对人眼的伤害在可接受的范围。对于画质颗粒感,只要保持一定远的观看距离,P2.5mm以下小间距LED显示屏都能充分满足分辨率的要求。对于亮度,小间距产品可以实现环境自适应调节,以调到与环境最合适的亮度,同时洲明拥有行业领先的低亮高灰技术,30%低亮度环境下(约240Nits)灰度等级保持在12bit以上,画质细腻,色彩均匀,在室内低亮度环境下长时间观看不损伤眼睛。对于辐射问题,洲明科技的upanel系列小间距产品已通过民用级别EMC class B电磁干扰检测标准,辐射范围就跟TV一样,对人体不会有很大影响。
另外对于目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用户级维护,蔡三自信地表示,目前洲明的小间距LED显示产品就能做到用户级维护水平,产品采用磁吸式模组前维护,支持单元模块热插拔,拆装、维护方便、快捷、灵活。
洲明科技现在也在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蔡三表示。
小间距目前概念很火,但是实际应用情况还是不如预期,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小间距目前的成本过高。价格过高是影响LED小间距普及的最主要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蔡三认为小间距LED显示屏的成本与灯珠、控制IC和工艺的改进成本有直接关系,但基本符合半导体成熟度提升成本下降的规律。随着产业规模的增加,小间距LED屏有望达到常规显示屏的价格水平。
但是如果小间距有望达到常规显示屏的价格水平的话,那么会不会重蹈常规显示屏的覆辙,走上价格战之路,对于这一点,蔡三表示,小间距的市场不会重蹈价格泥潭。因为LED显示屏不是标准化电子消费品,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块屏,而是一整套显示控制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提升沟通效率、业务效率和创造价值。另外小间距产品存在技术、资金以及商业模式等种种门槛,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做小间距,能做好小间距的企业也就有限几家,价格战打不起来。
蔡三从用户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价格战的不可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是对LED小间距的最好的尊重,也是对自主创新企业的一种肯定。
整合与升级
蔡三提到了未来LED显示屏厂商的一个发展方向,可以与广告运营商合作来赚取相应利润。随着点间距缩小,分辨率提升,大屏幕显示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屏幕显示还可以结合二维码,通过微信扫描的方式,自动连Wi-Fi快速上网,成为O2O线下到线上的入口。“可以说,现在的户外广告显示已摆脱了高高在上的姿态,从以前的单向发布转变成双向互动,它将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媒体,更是一个智能交互终端。另外这样也带来了业务模式的改变,屏体生产商可能不是通过直接销售屏体来盈利,而是通过与广告运营商合作,通过后台系统统计广告点击数量、点击率来分取相应提成。”
目前LED行业内,并购整合现象频发,洲明也在并购的路上,对于这样的并购整合,蔡三表示并购整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意味着牺牲产品品质恶性低价竞争的怪圈已经被打破,品质回归、价值回归的良性发展道路即将到来。
并购整合过程中,LED显示屏的新兴市场受到资本方的青睐,传统市场从产品到方案,从建设到运营各环节的整合价值受到重视,这些变化都将极大地加速行业的发展。
对于洲明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蔡三也笃定地表示,将跨界做实,使得LED显示屏能够在新兴跨界市场占据重要的位置。
通过上市公司和规模化企业的努力,推动产品的标准化,在保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持续降低产品成本,改善用户的体验,加速推动LED显示屏行业回归到更加理性、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