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Credo是谁?高速Serdes为何是AI算力的“传统主力”?
1. Credo Semiconductor:高速Serdes领域的“隐形冠军”
2. 高速Serdes:AI算力的“传统主力”与“甜蜜负担”
(1)功耗飙升:Serdes占全芯片能耗的10%-20%(例如一颗高端GPU总功耗1000W,Serdes可能消耗100-200W); (2)硅面积侵占:数千个SerDes宏单元需要巨大的芯片边缘空间,挤压计算单元的布局; (3)封装挑战:高密度Serdes布线导致封装难度与成本急剧上升(如PCB走线密度、过孔损耗等问题)。
SiGe Upconverter(射频上变频):通过SiGe(锗硅)技术将Serdes输出的数十Gbps电信号调制到射频载波(频率更高),利用频分复用(FDM)在一根波导中叠加多个频率信号,提升总带宽。但该方案仍依赖高速SerDes(需先将数据串行化到数十Gbps),本质是“强化高速赛道”——Serdes仍是“瓶颈”,只是传输段更高效。 MicroLED阵列(光域并行):下文详述,这是Credo此次收购的核心关联技术。
二、MicroLED光通信:绕过“Serdes墙”的“新赛道”
1. MicroLED是什么?为何能颠覆传统光互联?
(1)超低驱动需求:每个MicroLED只需几Gbps的中低速驱动(传统SerDes需56-112Gbps),可直接用CMOS电路点亮,无需复杂的超高速SerDes电路; (2)空间并行扩展:通过大规模MicroLED阵列(如数百至数千个LED)堆叠通道,以“多水管并行”的方式提升总带宽(而非依赖单通道速率),突破“Serdes墙”的物理限制; (3)超小尺寸与高集成度:微米级发光单元可直接集成于芯片或硅中介层,大幅节省封装空间; (4)低功耗与长寿命:光信号传输几乎无能量损耗(相比电信号在铜线中的高焦耳热),且MicroLED发光材料稳定性高,寿命远超传统电互联器件。
2. MicroLED vs. 传统方案:两种技术路线的本质差异:
三、Credo收购MicroLED企业:AI算力解决方案的“关键转折”
1. 收购背景:Hyperlume的创新与Credo的战略需求
2. 对AI算力的直接影响:从“电互联瓶颈”到“光互联自由”
突破物理限制,提升互联带宽:通过MicroLED阵列的“空间并行”特性,GPU等算力芯片无需再堆叠数百个高速SerDes,而是通过集成数千个低速MicroLED通道(每个通道仅需1-5Gbps),即可实现Tb/s级的总带宽。例如,若采用1000个MicroLED通道(每个5Gbps),总带宽可达5Tbps,且芯片边缘占用面积仅为传统Serdes方案的1/10。 降低功耗与成本:MicroLED的驱动电路基于CMOS,无需超高速SerDes的复杂设计(如高摆幅驱动、高频均衡),单通道功耗可降低50%以上;同时,光信号传输的损耗远低于电信号(铜线),长距离互联(如数据中心内GPU间互连)的能耗进一步下降。 推动“光互联+AI”深度融合:Credo的Serdes IP与Hyperlume的MicroLED阵列结合,可构建“电-光协同”的端到端互联方案——Serdes负责芯片内部的低速数据处理,MicroLED负责芯片间的高速光传输,最终实现从计算单元到存储单元、再到其他GPU的全链路高速互联。这种方案尤其适合AI训练场景(如大模型参数交换),可显著缩短训练时间并降低数据中心整体能耗。
3. 行业影响:AI算力路线的“换道超车”机遇
技术层面:加速了“光互联”在AI芯片中的渗透,推动Serdes与MicroLED技术的融合创新(如CPO共封装光学+MicroLED光源的集成设计); 市场层面:Credo凭借此次收购,从“高速Serdes供应商”升级为“电-光全栈互联方案商”,进一步巩固其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中的话语权; 生态层面:可能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如MicroLED芯片制造、硅光集成、光模块封装)的发展,为国产AI芯片提供“换道超车”的机会(如通过国产MicroLED光引擎替代进口高速Serdes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