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LED产业 » 正文

显示产业突破之路:LCD霸业已成OLED各领风骚Mini/MicroLED望超车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21-06-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1086
核心提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益于液晶面板价格上涨,以及韩国企业陆续退出LCD(液晶显示)市场,产能逐步转移至国内,国内主要显示面板企业业绩大增,使得中国的显示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缺芯潮波及全行业,产业链自主愈发受到重视,而中国的面板行业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核心设备环节形成突破。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益于液晶面板价格上涨,以及韩国企业陆续退出LCD(液晶显示)市场,产能逐步转移至国内,国内主要显示面板企业业绩大增,使得中国的显示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与此同时,缺芯潮波及全行业,产业链自主愈发受到重视,而中国的面板行业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核心设备环节形成突破。


在21世纪资本研究院日前参加的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众多业内大咖和专业人士围绕LCD、OLED产业发展、技术迭代、新创新应用等展开讨论,干货满满。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结合多个主题论坛的内容,并请教了多位业内人士,试图对当下显示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作出回应。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投研4问:

1、OLED是否会替代LCD?

2、OLED的国内布局如何?

3、OLED未来有望在哪些领域增长爆发?

4、Mini-LED/Micro-LED有何创新应用?

 

1、LCD、OLED仍唱主角

 

2020年3月,三星宣布退出LCD生产,并计划将资金集中在手机用OLED面板和电视用新一代面板上。这被市场解读为OLED替代LCD的开端。


从技术先进性来看,与LCD相比,OLED具有柔性、广视角、色彩柔和、响应速度快、节能等特点,未来OLED面板寿命将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下降、产能不断扩大,OLED替代LCD成发展趋势。

 

那么,OLED是否会替代LCD呢?答案并不如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激进。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未来10年,LCD还会是面板产业的主角之一。

 

京东方(000725.SZ)总裁刘晓东表示,“很多人以前都说LCD液晶显示已经过时了,有人说OLED、Micro-LED会推动它,但这些新型技术的商业化,至少也需要二十至三十年。所以至少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显示还将以LCD、OLED为主角,占据市场绝对的份量。”

 

LCD的优势是什么?杉金光电总经理朱志勇表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LCD主流显示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TFT-LCD(一般简称LCD)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够带来更好的性能,同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

 

这从LCD的投资趋势也可看出端倪。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道显示:2020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已建成6代及以上面板生产线35条,产线总投资达到1.24万亿元,年产能达到2.22亿平方米。其中,TFT-LCD投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总投资在1万亿元以上。目前,LCD最 高是10.5/11代线,主要用于电视、电脑、车载和中低端手机。

 

机构人士也抱持相似的观点,国海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吴吉森认为,“未来五年内LCD面板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此外,4K、8K、高刷新率等高端产品陆续问世,LCD面板产品的体验也在持续升级,高端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同样将推动LCD面板行业持续成长。”

 

一位面板行业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至少在可预见的10年内,40-100寸还会是LCD的天下,Mini-LED可能会往大尺寸100寸以上走,30寸以下还要看OLED。”

 

2、OLED集成化趋势加快

 

在LCD仍将保持主流地位的同时,AMOLED、尤其是柔性AMOLED(一般简称为OLED)的异军突起确实让业内人士惊喜。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球OLED面板出货金额持续增长,从12%的渗透率一路增长至26%,新出货金额超过300亿美元。

 

中国厂商在OLED领域已有众多布局,主要上市公司有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688538.SH)、深天马(000050.SZ)、维信诺(002387.SZ)等。(下表是具体投资情况)


微信截图_20210628151759.png

(图说:中国大陆AMOLED6代线主要建成、在建产能及投资情况)

 

就应用方面,众多手机推出的折叠手机、屏下摄像头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21世纪资本研究院在显示大会现场看到,各类折叠屏产品牢牢占据了本次大会的“C位”:内折、三折、360度折叠、卷轴等多种显示形态各异。

 

京东方展示了全球首款360度折叠屏;TCL华星展示的形状像书卷的16.9英寸打印式OLED卷轴屏;天马微电子展出的是8.03英寸全模组AMOLED柔性屏的手持式电动卷绕手机,屏幕的显示尺寸可通过电动控制从6-8英寸进行自由切换。

 

维信诺的屏下摄像解决方案InVsee Pro首次于线下进行展示,在提高像素密度的同时扩大透光通道,使显示与摄像的平衡全面升级,搭载InVsee Pro屏下摄像方案的应用终端也即将发布。

 

一位面板龙头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就显示环节来看,实现折叠的技术难度已不大,关键在于终端品牌如何集成各种技术,使得折叠技术更好地在终端产品中实现。

 

在终端产品上,柔性AMOLED已经有了诸多实际应用,折叠手机已经不是“稀罕物”。

 

2019年,维信诺柔性AMOLED透明A柱已量产发布于合众旗下的哪吒汽车,可将信息实时展示在装配于A柱的显示屏上,从而实现消除盲区。这是车载显示的重大突破之一。

 

京东方也在会上表示,柔性OLED除了手机应用外,还开辟了一些新的场景,比如在智能穿戴产品,已经在很多顶级客户实现了量产出货。另外,京东方开发了17.3寸折叠型笔记本的应用,明年可能正式应用。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总的而言,未来,柔性OLED将在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大有可为。

 

3、Mini/Micro-LED市场和技术趋势

 

在LCD、OLED之后,Mini-LED是最受市场关注的技术,应用范围也得到不断拓展。其商业化落地案例最为市场所知的或是苹果春季发布会发布的新款iPad Pro,该款产品首次引入了Mini-LED。

 

公开信息显示,Micro-LED因其超高发光效率极佳的显示效果而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但由于技术难点较多,距离量产落地仍需较长时间。在Micro-LED技术开发空窗期,Mini-LED作为折中技术率先推出,有望在背光端和直显端重塑产业格局。

 

本次显示大会也对Mini/Micro-LED展现出极高的兴趣,不仅专门安排了一场“Mini/Micro LED产业技术与创新应用主题论坛”,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李宏韬还专以康佳在Mini/Micro-LED的实践进行了主题演讲,此外,多位从业人员、专家均提到该技术的演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指出,“MiniI-LED随着成本下降,To B市场正在呈现快速的爆发期。Micro-LED虽然量产技术还不太成熟,但这两年技术路线和设备的研发进行非常快。企业在基础研究、产业布局两方面都在做好两手准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投入的不断扩大,Micro-LED的量产技术突破将很快到来。”

 

那么,Micro-LED还具有哪些技术难点?

 

福州大学教授、国家发改委“平板显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郭太良指出,关键技术包括色彩转化技术、芯片制备技术、巨量转移技术、全彩化技术以及驱动技术等。“现在Micro-LED工作经全面铺开了,对整机企业和轻量产是好机会。我国Micro-LED产业发展预期与国外同步,甚至具有先发优势。巨量转移和检测修复是影响产能和价格的因素。”

 

李宏韬对Micro-LED的应用寄予厚望。他指出,“从CRT、PTP、LCT、LED、Micro-LED的发展来看,中国整个显示技术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布局投资的路径,但Micro-LED这个产业,中国企业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这几年在显示领域以及OLED领域、半导体领域的优势来发展Micro-LED产业。”

 

他认为,当下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扩展,从穿戴、车载、电视,还有橱窗显示、医疗显示等,这是新技术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成本优势,还有新的特征。随着Micro-LED技术逐渐成熟,新的显示边界会打开,以前认为没有机会用显示的地方会用显示技术,以前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场景会出来。“Micro-LED带来的市场规模远远不止2000亿美元。”李宏韬表示。

 

在上市公司层面,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在Mini/Micro-LED技术有所布局。

 

2019年,深康佳A()在重庆总投资300亿元建立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在,一期投入50亿元建立Micro-LED研究院以及一条中试线。近日公司宣布,在Micro-LED实现了全链条产业布局和技术领先,并率先研发出全球领先的超小尺寸Micro-LED芯片和7英寸柔性Micro-LED显示屏。

 

此外,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三安光电(600703.SH)、维信诺、中国海外集团、洲明科技(300232.SZ)、兆驰股份(002429.SZ)等在Mini/Micro-LED均有布局。

 
关键词: OLED Mini/MicroLE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