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说
“商家这些问题最令我头疼,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双方想法不一。我们在特定区域都有特定的产品规划和市场规格,而商家坚持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双方的磕碰就会很多。
二、品牌意识薄弱。部分商家只追求当前的利益,抱死利润率,不灵活;
三、商家配合不够。作为企业,我们有很多帮客户分销的活动,但部分商家坚持坐商模式。
四、商家忠诚度不够。在众多的品牌中,商家持续徜徉,出现利益差别时,他们往往会犹豫、观望,甚至停滞销售。
五、在资金和人员投入方面,商家过于依赖厂家,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
六、商家不敢备库存,商家销售模式单一,对业绩完成信心不足。
七、商家执行力不够,任何一个企业,其销售系统的执行力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八、缺乏学习动力,在顺境的时候容易满足,在困境的时候容易放弃。
九、商家依赖心理严重,开拓市场、提升业绩、培训导购等方面不能一味依赖厂家来完成,毕竟,没有一个厂家会比商家更了解当地市场。
十、商家注重当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如哪家企业提供的资源好就代理哪家品牌,甚至是能代理十个以上的品牌,还经常换厂家,有时候也会失去一些优秀厂家的支持。
商家说
“企业这些问题最令我头疼,果然,相爱容易相处难。”
一、政策兑现不及时。企业会对商家提出很多政策和承诺,但能否兑现或者何时兑现还真是个问题;
二、转嫁其降价风险。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难免加入价格战当中,但企业降价不应将风险转嫁给商家,而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
三、品牌建设难持续。品牌建设是一件长久的事业,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不能“三心两意”,要持续。
四、压货机制欠合理。一味地向商家压货的企业不是好企业,最怕企业没有合理的压货机制,而是为了高额销售业绩,以“死货”压出业绩。
五、区域保护不明确。区域市场建设不只是当地商家的工作,而应该是双方共同致力于保护和建设的市场。
六、产品体系欠完善。如果企业产品单一,会给商家迎合市场需求,冲击市场带来硬性阻碍。
七、售后服务不到位。作为商家,我们是链接厂家和终端的纽带,但售后服务一旦没做到位,直接受冲击的就是商家。
八、市场推广力度小。现在,终端市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果企业还是只想着靠我们来卖产品,而忽视持续的市场推广,则前景堪忧啊!
九、营销人员配置少。企业营销人员专业性较强,能协助我们迅速开拓当地市场,但是企业配置的营销人员太少,我们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十、产品创新特色少。我们要迎合市场需求,要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出有特色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