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标准/认证/专利 » 正文

我国LED检测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情况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4-05-14  来源:LED环球  浏览次数:484
核心提示:在LED检测技术方面,由于LED产品的特性与传统光源有较大差别。LED的发光与结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LED产品的光学和光电参数测试中,环境温度、散热器或壳体温度的变化都会改变LED的结温,从而影响光输出。
     在LED检测技术方面,由于LED产品的特性与传统光源有较大差别。LED的发光与结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LED产品的光学和光电参数测试中,环境温度、散热器或壳体温度的变化都会改变LED的结温,从而影响光输出。在LED灯具的光度测试中,往往是发光器件与灯具壳件是不可分离,需要一体测试,通常采用绝对光度测量方法。某些高亮度LED的蓝光会引起人眼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根据IEC62471"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系列标准,对LED产品的光化学损伤的测试,也是目前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此外,LED产品的具有长寿命特点,我们无法像普通照明产品进行长期燃点试验,必须采用一定的加速测试方法,预测LED产品的有效寿命,如美国"能源之星"采用LM80标准、我国正在制订的LED寿命加速试验方法标准。
 
  因此,近几年国际上在LED产品性能测量技术和检测设备方面发展迅速。在我国,随着LED产业的快速发展,检测技术及设备的创新能力显着提高,推出了一系列满足当前产业急需的先进检测设备;尤其在LED产品的光学和能效检测、灯具的空间光分布测量、寿命的加速试验检测、光生物辐射安全检测等方面,开发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检测设备。
 
  一、LED产品的光学和能效检测
 
  在LED产品的性能测试中,温度控制十分重要。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标准,LED器件一般控制结温度或壳体热点温度;对于LED模块,则控制模块热沉上的热点温度;而LED应用产品,则以环境温度为基准。因此,在LED产品的光学和能效检测中,针对LED器件、模块和应用产品,测试设备中的温度控制方式非常重要。
 
  某些LED产品的光束指向性比较强,在积分球中测量时,光束投射区域、挡屏位置等比较敏感,IESNALM79标准和CIE127技术报告都作出了规定,建议采用较高光谱反射比的1球内壁涂层材料。美国NIST在推动国际LED标准测试方法标准,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测试设备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图1中的恒温积分球,是浙大三色公司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制的LED标准测试设备,可对LED器件、模块、应用产品等三类LED产品实现恒温测试。
 
  二、LED灯和灯具的空间光分布检测
 
  分布光度计是测量光源和灯具空间发光强度分布的光度测量设备。图2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70技术文件中推荐的一种反光镜分布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反光镜始终绕着中心轴旋转,在反光镜和光度探测器之间可以精确设置一系列消杂散光光阑,非常有效地消除杂散光。这种分布光度计因比较适合各种复杂光束的空间光分布测量,已被全球一百多个实验室采用,目前使用量第一。我国的几家国家实验室也采用了这种反光镜分布光度计。
 
  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LED产品的空间光分布测量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的关注。与传统光源及灯具相比,LED照明产品往往存在较复杂的光束分布,可能有一定的空间色度差异,因此对LED产品的空间光分布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测试LED的空间光强分布,同时要测量空间色度不均匀性分布。此外,对于许多实验室,空间场地制约了高性能设备的应用,为了节约空间,目前我国也研发出了采用两块反光镜的分布光度计。
 
       三、LED产品的光生物辐射安全检测和评估
 
  随着光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光辐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LED,芯片的功率和外量子效率大幅度提高,大功率蓝光LED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高功率多芯片集成及二次光学技术的发展,使LED的光辐射危害性更加令人关注。对人眼视网膜光辐射损伤的安全评估,需要测量300nm~700nm的蓝光光化学危害的辐射亮度和380nm~1400nm的视网膜热危害的辐射亮度,并需符合类似于人眼结构的测量条件,对测试技术和装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图4是我国专家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建立的基于人眼视网膜辐射亮度计的LED光生物辐射安全测试装置。图5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光生物辐射安全检测和评估系统,主要用于非激光类各种光源、灯具及电器产品中的光辐射源的光辐射安全测试和等级评价。我国不仅牵头LED光生物辐射安全测量方法国际标准化活动,相应的检测设备也走在了国际领先行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