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编辑视点 » 正文

圆融科技:下一站深紫外LED——从圆融并购杰生看LED企业跨界转型之路

字体变大  字体变小 发布日期:2015-10-23  来源:搜搜LED网  浏览次数:1610
核心提示:圆融科技:下一站深紫外LED——从圆融并购杰生看LED企业跨界转型之路

2015年10月19日,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迎来了全国各地的知名财经媒体。这家很少见诸报端的企业,因为新三板上市企业圆融科技(832502)10月16日的一则并购公告而引起了各大媒体地关注。杰生电气是家什么样的企业,为什么会被圆融所并购?作为此次并购事件的主角,圆融科技董事长梁旭东回应,并购杰生电气,是看好杰生电气在深紫外LED领域的研发实力及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强强联合,也将让圆融科技正式涉足深紫外LED领域,为未来转型大健康产业做好准备。

 

并购引人注目

 

10月16号,圆融科技发布正式公告,公司将采用非公开发行股票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85.61%股权。通过收购,将进一步完善在深紫外领域的战略布局。并购在LED行业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尤其在LED上游领域的融资并购已经屡见不鲜。就在不久前,同是上市公司的华灿光电宣布,将并购云南蓝晶光电,正式涉足蓝宝石领域。国内LED芯片龙头企业三安光电,更是每每都有大手笔的并购之举。然而,此次圆融科技并购杰生电气,却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地关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这次并购的主体为什么是圆融?而并购的对象为什么会是青岛杰生电气?
 

圆融光电厂区鸟瞰图
 

坐落于安徽马鞍山经济开发区的圆融科技,是国内LED芯片行业不折不扣的后起之秀。其成立之时,正值国内LED产业上游外延芯片领域风云变幻莫测之际,许多老牌和新兴的LED外延芯片企业,在这一时间集中殒落。以梁旭东、康建为首的一批海归和业内资深的专业人士迅速集结在圆融旗下,并获得了行业内知名企业及投资机构地青睐。仅几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拥有MOCVD40多台套,注册资金两个多亿,总投资23.7亿的新型高科技企业,并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应该说,在高投资高风险的外延芯片领域,圆融科技的规模并不突出,但就是这样一家不显眼的新进企业,却创造了MOCVD单台单月产能的新记录,这个成果就连MOCVD的设备开发厂商Veeco也自叹弗如。在圆融科技创始人梁旭东的心目中,规模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他最重视地是企业的效率。他说规模并不一定会产生效应,特别是在LED上游这种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只有合适的规模才能产生比较合理的效应。所以圆融科技更多关注的是效率问题,这就是圆融为什么能创造新的单台单月量产记录,并将现有产能稳定在25万片每月的原因。正是基于对这个行业深刻地洞察,圆融并没有一味地追求规模化,而更多在特色和效率上做文章。寻求差异化成为圆融科技的基因,选择远在北方的青岛杰生电气作为并购对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MOCVD
 

具有相同基因的人注定会被相互吸引的。同样的,坐落于美丽青岛的杰生电气,作为2001年就诞生的一家“老牌”LED外延芯片企业,能够存活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复杂的股权结构,弱小的产能规模,单一的市场模式,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家企业在面临复杂国内产业环境中的艰难处境。能够存活,就是异数,若能发展,必是奇迹。杰生电气的创始人张国华就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早年归国创办杰生电气的张国华,最初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定位在研发LED外延芯片制备的核心设备MOCVD上面,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一坚持就是将近10年。这10年间的尝尽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张国华自己才能品味得出来。事实告诉我们,MOCVD的国产化之路,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张国华的MOCVD之路,也在2010年时候发生了转折。只有做过MOCVD的人,才知道MOCVD究竟有多难,只有研究过LED蓝绿光外延芯片的人,才知道深紫外LED门槛有多高。恰好这两点,张国华都做过。2010年,张国华知难而上,利用自研的MOCVD设备,开始了深紫外LED的研发之路。目前,杰生在深紫外LED领域已经取得了国内唯一国际前三的地位,奠定了深紫外LED领域领先品牌。

 

深紫外LED的诞生被喻为是紫外线光源的一场革命,也被视为是替代汞灯等有毒害物质的最理想的安全高效环保光源,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深紫外LED研发之路,知易行难。LED特点是波长越短,其技术难度就越高,而深紫外LED就属短波长范围。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少有人涉猎,更不用说是量产了。杰生在开发出紫外LED的外延和芯片后,遭遇的主要难题是下游的封装和应用。由于紫外LED出光偏弱,若按传统LED的封装形式来封装,则达不到相应的出光要求。杰生不得以开发了自己独立封装产线,而为了普及应用,又在下游应用终端的产品开发倾注了不少的精力。如今以“Jason Uv-led”为注册商标的深紫外LED应用产品,如便携式电子创可贴、便携式消毒器等一大批主打消毒杀菌功能的紫外LED健康产品不仅成为各类定制礼品的所爱,还登陆了淘宝商城。

 

由于产线拉得较长,再加深紫外LED产品主打的消毒杀菌的功能属于健康医疗产品范畴,所需认证周期较长。长时间里,杰生空有技术专利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识,紫外LED产品也无法大量走向市场。

 

转型正当其时

 

与此同时,圆融科技正混战在乱象丛生的国内LED泥淖中。持续多年的扩产战略,致使国内LED外延芯片行业陷入严重产能过剩,再加上目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加剧,需求不足的现状更是雪上加霜。国内LED外延芯片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扭转颓势。而运用资本的手段而发起的并购,更是成为粉饰业绩的通常作法。

 

当圆融科技正式公告准备并购杰生电气时,不少人也是以这种常规眼光来看待此次并购。而在当事人梁旭东及张国华的眼里,这桩“婚姻”是异常美满的结果。在梁旭东眼里,杰生电气就是一个不乏追求者高冷“靓妹”,其在深紫外LED领域所奠定的地位更是高不可攀。在历经波折,搞掂了“丈母娘”以及“七大姑八大婆”终于抱得美人归后,这桩“婚姻”才算真正圆满。对于张国华来说,终于可以回归擅长的研发工作,不用再为市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琐碎事情烦心了。

 

“合姻”以后,圆融科技将借助杰生电气在紫外LED领域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地位,一下子跨足到深紫外LED这个高门槛高附加值的领域,这对于深陷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圆融科技来说,无异于从“红海”一举跨入到“蓝海”。同时,杰生电气也可以借助圆融科技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进一步改进工艺流程,加大量产力度,降低运营成本。

 

为了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合并后的杰生电气除保留既有品牌外,将只对外销售深紫外LED模组。圆融科技将在深圳成立一个新的圆融大健康平台,来整合深紫外LED在应用端的开发与市场拓展工作。

 

展望未来,梁旭东对深紫外LED应用市场信心满满。他以白电冰箱为例,2010年LG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共销售了8100万台冰箱,假使只占5%的高端领域应用深紫外LED,一台冰箱所需20颗,每颗2美元的话,仅在冰箱一个领域的应用,深紫外LED的产值就将达到10个亿。其在净水器、空调以及空气净化等市场则面临更大规模的应用。未来深紫外LED如有量的突破,成本则更不是问题。

 

借助深紫外LED的开发,圆融科技将触角延伸到健康医疗产业,并可以借鉴小米等成功市场化的营销模式,将更多的基于深紫外LED健康功能的消费电子医疗产品打入终端市场。这种跨界与转型,将使圆融科技彻底告别单一的外延芯片厂商角色,进入到一个利润相对可观的医疗电子领域。这对于圆融科技来说,才是此次并购杰生电气最大的盘算。

 

大健康战略启航

 

对于与杰生的这桩“联姻”,梁旭东和圆融科技可谓“蓄谋”已久。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圆融科技突然宣布与MOCVD设备厂商中晟光电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紫外LED外延生长设备的开发与商用化。该举动被解读为有意深紫外LED领域。实际上,圆融与中晟的合作,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圆融也开始在紫外LED领域进行了积累。正是有了之前的这些“铺垫”,并购杰生电气才被人看作是圆融科技挺进深紫外LED领域水到渠成的事情,直到此时才真正显露出梁旭东及圆融的野心——志在百亿规模的大健康产业。
 

深紫外LED领域应用
深紫外LED领域应用
 

为此,圆融科技谋划在深圳筹建大健康产业平台。该平台将独立运营,致力于紫外LED产品的深度开发与推广。在合并杰生电气后,圆融对杰生的定位是旨在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深紫外芯片供应商,也是未来健康芯片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将杰生的部分资源整合在圆融健康大平台上,将采取两个销售策略,一是面向B端(工业级应用客户),一个是C端(终端应用客户)。对工业级客户的销售策略采取不卖芯片,只供应模组,按功率、杀毒效果等方面来销售,比如像冰箱,空气净化器、净水机和空调等白色家电需要的消毒杀菌模块。对终端应用客户的策略,采用直接面对消费者,做终端产品,通过互联网营销方式。在B端不打品牌,采取提供匹配模组;在C端将采用品牌化。

 

由此,圆融科技的“大健康战略”清晰可见。其战略定位与当前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里面,重点发展新型健康产业的设想高度契合。这也为圆融科技未来快速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方向。

 

风好正扬帆,通过并购杰生电气,圆融科技已经率先在深紫外LED领域抢占了先机。在可预见的未来,深紫外LED领域必将迎来更多有实力的竞争者。作为先行者,我们由衷希望,走在深紫外LED路上的圆融科技能够越来越好,乃至成为世界深紫外LED领域的王者。

 

更多相关LED网资讯,请点击搜搜LED网站(www.sosoled.com)或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LED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搜搜LED网无关。本网站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所有投稿或约稿,一经采用,即被视为完全授权,本网有权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传媒旗下平台选择调用。
【版权声明】「搜搜LED」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搜搜LED」网站所有,包括在标题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属本刊原创并已刊登杂志的文章,本着信息共享与尊重原创作者的原则,转载必须注明来源:搜搜LED网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显世界》,如有发现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复制、转载或出版,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在线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LED网 | 微峰会 | 案例欣赏 | 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4展会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09180418号

©2014搜搜LED网版权所有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