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聚积科技LED显示屏国际研讨会上,亿光电子产品研发管理事业处处长金海涛对于LED小间距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LED小间距会进阶到下一个阶段,成为一个互联网的载体,小间距的未来存在无限的可能。
要问这几年,LED显示屏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LED小间距是当之无愧的掌上明珠,这几年,在业内厂商的共同努力之下,LED小间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一度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LED小间距的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在内陆以及台湾地区已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涉足小间距LED显示屏器件的研发和销售,亿光电子是业内最早推出小间距器件的厂商,也由此奠定了其在LED小间距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小间距封装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亿光电子在2010年推出1010灯珠,2012年推出了0808封装,目前已经实现量产的0505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全彩SMD封装产品。据亿光电子产品研发管理事业处处长金海涛介绍:“亿光从来没有在产品研发上停下脚步,现在正在推进小间距的尺寸继续往下走,0404已经在研发阶段。”
亿光最早开发1010的产品,目前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并且现在市面上的应用也非常普遍。金海涛表示,亿光一直在推进LED小间距的小型化,在这条路上会一直坚持走下去。亿光在产品开发上拥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弹性适应市场的需求,一直走在市场前沿。
降低成本也须坚持原则
小间距显示器件虽然前景一片大好,但是与此同时,大量厂家的进驻也让LED小间距封装器件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金海涛表示现在P2.5的屏在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了,在价格上也有一种杀价的趋势,其实亿光是非常不希望一个好的产品再次走上价格战的不归路。
小间距产品是看应用场合的,一般的商用领域应用对于精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对于精度、清晰度要求比较高的,在一些专业的应用场合,还是点间距比较小的产品更受欢迎。“我们现在能做的是把点间距做得更小,把成本降下来,尽量把间距小的产品做到跟P2.5的成本没有太大区别。”
在谈及如何降低成本方面,金海涛表示,降低成本是新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环节,亿光在成本管控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是原物料的管控。一般来说,对于原物料的管控是首选,但是亿光对于材料本身的研究比较少。一般的企业会选择在原材料上做文章,比如说将金线换成非金线,镀金改成镀银或者镀铜等。亿光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而是在管理层面上进行管控,比如说原物料出厂天数越短越好,降低库存量等。“我们的中心目标就是要维持绝对的品质。”金海涛明确表示。
其次是成本管理。金海涛提出了一个台企与内地企业的细微差别,就是在库存管理方面。“在台企,只要库存到一定时间,就会遇到材料叠加损失的问题,我们有很严格的库存政策,原物料放在仓库里面超过30天的时候是叠加50%,即我们认为原物料已经损失了50%价值,大部分的台企都会执行这样的库存政策。超过60天的时候我们认为已经完全失去价值。内地的企业并不太重视这些方面的管控,内地的企业比较有弹性,在生产管理方面是有弹性的,但是在效率方面会稍微差一点,弹性是指企业有库存,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可以弹性地运用。台企没有太多的库存,没有办法实现弹性运用,但是非常注重效率。弹性与效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另外,亿光在绝不妥协质量的情况下,除了使用最精良的机台设备与生产工艺大幅的提升良率以外,再辅以亿光目前拥有市场上最大的LED封装产能的规模经济,与最短的物料周转天数等增加管理方式来协助客户降低成本。
小间距,环环相扣
小间距虽然目前是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明星产品,但是其实际出货量并没有各厂家所预想的那么多,除了价格居高不下之外,LED小间距显示屏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金海涛告诉记者,小间距本身越做越小,在其工艺制成方面也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超高温度下的生产工艺。小间距本身就很小,物料与物料之间的距离缩到极短,只要有一点点小的误差,就会发生很多间歇性的不良。比如晶片与晶片之间容易短路等。相较于以前大尺寸产品来讲,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另外,小间距显示产品不仅对生产厂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用者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门槛。比如说现在0404的产品,并非所有厂家都能进行生产,即使能生产出来的厂家也不一定能实现量产;即便是实现量产之后,客户不能很好的运用,那么产品就没有实现其最终的价值。所有的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
另外,细节是制胜的关键,PCB的精度、SMT的精度、使用的锡膏的量的参数,这些很多的小细节,以前可能差一点点并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现在,一点点小的误差,就有可能出现大的偏差。“但是只要每个厂家肯花心力去做这件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数,因为每个厂家所使用的设备不一样,每个设备的误差也会不一样,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