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LED显示屏技术不断创新,核心器件技术提升不仅为LED显示屏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也为拓展产品形态提供了可能。据了解,小间距市场于2012年起步,在2013年逐步成熟,在2014年需求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LED显示屏行业新兴的重要市场之一。
小间距LED显示屏迸发出的无可替代的魅力,让众多LED企业心驰神往。小间距LED产品利润率较高,拥有美好的市场前景,但就现阶段的市场推广情况而言,也并非一帆风顺。
除去价格过于昂贵这一因素之外,技术上的瓶颈也有待突破,比如如何做到低亮高灰、降低死灯率、提高对比度等。相比传统显示应用,小间距LED进入室内显示领域需要面对更高的技术门槛,如何保证小间距封装器件的可靠性一直都是业界面临的重大难题。
国内LED企业追捧小间距
小间距在业界一枝独秀,尽管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但LED企业投身小间距市场的热情丝毫不减。 国内LED显示屏企业在小间距市场领域不遗余力,不断摸索钻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广州ISLE展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LED显示屏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而从年初举办的2015广州ISLE展会所透露的情况来看,小间距受到了众多LED显示屏企业的追捧,企业在展会上推出的小间距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大部分点间距在2mm以下。目前在室内显示领域,最小点间距产品为P0.7。
同时,据笔者了解,在近日举行的美国InfoComm 2015上,利亚德透露其TW0.7系列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此举或将加快LED电视高端民用化进程。
得益于半导体技术和制作工艺的日趋成熟,小间距市场异常火爆,促进了LED显示屏应用市场的快速成长,而下游市场的迅速膨胀对产业链中游的封装业也产生了显著的拉动效应。小间距高密度的特点导致其对灯珠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中游的封装厂商也赚得盆满钵满,可谓名利双收。
在小间距封装领域,众多LED封装企业(如亿光、宏齐、日亚、国星、晶台、东山精密等)都在着手发力,在不断研发攻关之后,小间距封装器件的可靠性已经大为提高,原本专攻室内显示领域的小间距如今也开始逐步走向户外,并且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国外巨头跟风 涉足小间距
当小间距产品悄然走红后,面对形势一片大好的发展前景,国际巨头也开始按捺不住,竞相推出自己的小间距发展战略,通过收购LED显示屏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单独研发、在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设立生产工厂等方式切入到小间距市场的追逐之中。
今年3月,三星电子宣布收购美国LED显示屏生产商Yesco Electronics,正式发力LED显示屏市场。
不甘落于人后,科视、巴可也积极布局小间距领域。其中,巴可一口气推出P2.7、P1.9及P1.6三款产品,之后其子公司跨力士(Trans-Lux)宣布在深圳建立新的设计和生产工厂,生产TL vision全系列LED显示系统。
目前,在DLP背投拼接三大国际巨头中,除了三菱电机之外,科视、巴可均推出了小间距LED产品。
笔者认为,国外巨头相继进军小间距领域,证明了小间距在国际上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正在提升,同时加快了小间距的市场推广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LED显示产业的繁荣。
小间距备受青睐的原因
在谈小间距为何备受青睐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小间距产品具有的技术优势。
与液晶、DLP拼接屏相比,小间距LED具有无缝拼接、显示色彩自然真实、高灰度等级的特点,亮度和色彩一致性效果较好,而且拥有成熟的逐点校正技术,在后期维护上相当方便,且成本较低。
与传统LED显示屏相比,小间距LED显示屏的点间距更小,分辨率大幅提升,显示画面也越来越清晰细腻,这为其进军室内提供了良好基础。
同时,小间距产品的外形设计、应用领域更为灵活,可根据需要搭载触摸、裸眼3D、4K、云播控、智能应用等潮流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