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中国金沙江创投砸下33亿美元买下飞利浦旗下LED事业Lumileds与汽车照明事业,宣告中国大陆供应链的崛起,这股狂潮不只冲击台厂,连国际大厂都难以招架。
大陆的野心已经从内需市场,转向放眼全球,供应链不仅在“抢人”、“抢单”,更多的是砸大钱买股权“抢专利”,企图突破专利高墙,将海外市场一并染红。
5倍薪挖角,台厂人才大流失
2011年,大陆LED(发光二极体)芯片厂一口气挖走台湾磊晶龙头厂晶元光电近百名技术人员,规模之大,吓坏了台湾厂商,这是台厂第一次体会到大陆LED实力的崛起,接下来几年,一波波挖角行动从没中断过,不只晶电,台湾LED厂包括亿光、隆达、璨圆、新世纪,都有切身之痛。
台厂感叹“有几个年轻人挡得了5倍薪水的诱惑?”,大陆芯片厂当年开出的条件是,一般研发人员薪水从新台币直接转成人民币,相当于5倍的价码,主管级更高,有些年薪更高达千万人民币,甚至有附带条件是要求回台再挖角,吸收人才。
大陆十二五计划中,LED是重点扶植产业之一,政府给钱又给地,大陆企业“子弹”充沛,可用的工具比台湾多,自从台湾采取员工分红费用化及证所税后,要留住人才更难。
台厂反击瞄准全新应用市场
LED虽是小小的一个元件,但应用范围相当广,从最早的指示灯、显示屏、背光,到现在的照明,照明又可分为一般照明、智慧照明、医疗照明、农业照明、特殊应用照明等,未来包括UVLED(紫外线LED)、穿戴装置、3D应用,都是全新的市场。
晶电董事长李秉杰表示,从LED垂直整合链来看,目前LED灯泡都控制在中国业者手上,对台湾不利,台湾必须利用智慧照明,把灯泡控制权拿回来;台湾拥有强大的零组件供应链,如果能够发挥整合能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一元件,再搭配自动化或新的技术制程,台湾就有机会翻盘。
随着LED技术进步、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加上LED照明市场渐趋成熟稳定,显然,利用技术及专利的优势抢先开发下一个应用市场,找到新的蓝海,或许是台厂摆脱大陆供应链威胁的致胜守则。